2020年的信用债市场实“鼠”不易,给市场和投资者留下的深刻印象,甚至超过了2018年的民企信用违约潮。随着“牛”转乾坤的到来,很多投资者开始询问起低风险权重资产的投资机会。
今天我们就选取其中提及最多的,由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发债主体的“城投债”,为大家做一个全面的解析。
不少投资者是第一次接触这类产品,自然会有很多疑问,就让我们从定义开始,逐层揭开“城投债”的神秘面纱。
从定义来看,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主要用于投资地方基础设施或民生工程,涵盖了大部分企业债(包含公开发行与非公开发行)和少部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政达金服政信研究小组分析,作为广义城投债的一种,近年来私募城投债权受到了发行方和投资者的热捧。一方面,自2018年3月起,中基协不接受任何其他类私募基金的备案,但地方政府(城投公司)发展经济的融资需求不减,需要寻找备案通道。另一方面,通胀高企,国债的收益率愈发难以满足广大投资者的“胃口”。两方面因素促使下,在金交所备案的城投项目快速发展。
城投债权属于什么性质的产品?
政府(或政府平台)发债有多种形式,从国债、地方政府债、城投债券、城投债权(非标)依次下来,发行级别越来越低,整体风险越来越大。
首先,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在银行间市场的风险权重均为零,因此享有“金边债券”和“银边债券”的美誉。
其次,地级市及以下级别政府不具备直接发债的权限,必须借助于地方政府控股的平台公司进行发债,在上交所和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可流通债券,称作为“城投债券”。截至目前,所有的城投债券均未发生实质性违约。
最后,城投债权,包括信托、私募基金、金交所产品等,以债权形式发行。由于无法在场内交易,导致城投债权呈现出流动性差、持有期长,收益率高的特征。截至目前,除青海出现个别情况违约外,其他区域极少出现违约。
政达金服政信研究小组分析,金融产品的整体风险,不仅有兑付风险,还包含了运营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一系列要素。尤其是以“名义无风险”的国债作为对标物时,还应理性看待整体风险,透过表面发现“相对而言的绝对价值”。实际上,我国地方债务的逾期率和坏账率很低,很大程度上是偿债期限的流动性风险,而非信用风险,且我国目前地方债务远远低于资产规模。对此,近年来财政部高层也频频发声,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政府平台为什么不从银行借款?
第一,政府平台的主要借款来源其实就是银行,据2018年末的数据,各地政府负债59万亿,其中地方政府债(省级)18万亿,机构贷款28万亿,城投债券6万亿,城投债权(非标)仅7万亿。
第二,央行及银保监对银行有“资本充足率”以及“两增两控”的要求,银行近几年必须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从而影响到国企及城投的贷款份额。
第三,银行的一些表外资产,也会通过信托及金交所的形式放贷给政府平台。
政达金服政信研究小组分析,平台公司在为地方政府委托代建基础设施项目时,一般会采取“项目资本金+金融机构项目贷款+专项债+应收账款融资+金交所定融”的融资组合。其中,项目资本金作为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基础资金,实际存在较大的缺口。尤其是26号文出台后,此前被广泛使用的“明股实债”、“股+债”等融资方式逐步退出舞台,而金交所债权和使用专项债便替代成为了平台公司筹措项目资本金的主要合规途径。
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年的资本市场势必充满机遇与变数。但我们相信,只要广大投资者未雨绸缪, 做好从产品“刚性兑付”到地方举债“刚性约束”的思想转变,就能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中,窥探到百年未有之大机遇!
政达金服作为国际政信金融专业居间商,秉持为投资者负责,连接投资人与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并分享建设红利。政信为本,创利为民!